中文 | EN
当前位置 : 首页>>新闻中心>>公司新闻
新闻资讯

NEWS

集中排屑系统排屑不畅?管路堵塞与螺旋杆故障排查指南

集中排屑系统在金属加工车间中承担着高效清理切屑的重要任务,但长期使用中常出现“排屑不畅”的问题。这类问题不仅影响生产效率,还可能损坏设备。以下是针对管路堵塞和螺旋杆故障的详细排查指南,帮助您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:

一、管路堵塞的排查与处理

1.常见堵塞原因

切屑类型问题:长条状切屑(如铣削铝材)、粘性切屑(如加工铸铁或含油切屑)易缠绕堆积。

管路设计缺陷:弯头过多、管径过小或倾斜角度不足(水平段过长)导致切屑滞留。

润滑或冲洗不足:干式排屑系统缺乏辅助冲洗,湿式系统冷却液流量不足。

外部异物进入:手套碎布、工具零件等意外掉入管道。

2.排查步骤

观察排屑量变化:

若排屑量突然减少,可能是管路局部堵塞;若完全无排屑,可能是末端或电机故障。

检查管路关键点:

弯头处:80%的堵塞发生在第一个90°弯头或水平段起始端。

垂直段底部:切屑可能因重力堆积在最低点。

连接法兰/软管接口:密封不严可能导致切屑反流堆积。

反向冲洗测试:

拆除排屑系统末端(如集屑箱),用压缩空气或高压水枪从出口反向吹扫,观察堵塞位置。

分段拆解检查:

对于长距离管路,可分段拆卸排查,优先检查水平段和弯头。

3.解决方案

优化管路设计:

减少不必要的弯头,采用大曲率半径弯管(R≥5D,D为管径)。

水平段长度不超过3米,否则需增加倾斜角度(≥3°)或中间提升装置。

调整切屑处理方式:

长条切屑可加装切屑破碎器或磁力分离器(针对金属切屑)。

粘性切屑需提高冷却液浓度或改用水性切削液。

定期维护:

每周用压缩空气吹扫管路(停机时进行)。

每月检查管路磨损情况(尤其是弯头内侧)。

二、螺旋杆故障的排查与处理

1.常见故障类型

机械卡死:切屑缠绕螺旋叶片导致转子无法转动。

轴承损坏:长期负载导致异响或轴向窜动。

电机过载:电流异常升高,可能因螺旋杆被卡或负载过大。

驱动皮带打滑:传动效率下降,排屑速度变慢。

2.排查步骤

听诊法:

运行时靠近电机和螺旋杆听是否有异常噪音(如金属摩擦声→轴承问题;周期性撞击声→切屑卡滞)。

手动盘车测试:

停机后断电,用手转动螺旋杆:

若无法转动→机械卡死(需拆解清理)。

转动费力但有间隙→轴承磨损或润滑不足。

电流监测:

使用钳形表测量电机运行电流,对比额定值(通常为额定电流的80%~100%)。若持续超载,需检查负载原因。

检查传动部件:

查看皮带是否松弛、链条是否跳齿,必要时调整张紧度或更换。

3.解决方案

清理螺旋杆:

拆卸螺旋杆后,用钢丝刷或高压水枪清除叶片上的切屑(注意保护螺纹)。

润滑与保养:

定期补充轴承润滑脂(锂基脂,每3个月一次)。

检查螺旋杆与壳体的间隙(正常值0.5~1mm),过大需更换螺旋杆。

升级螺旋杆设计:

对于高负荷场景,选用双螺旋结构或耐磨涂层螺旋杆(如陶瓷喷涂)。

安装保护装置:

在进料口加装格栅筛网拦截大块异物,避免进入螺旋杆。

三、综合预防措施

1.切屑预处理:

在机床出口加装切屑分离器或磁吸装置,减少进入排屑系统的杂质量。

2.监控系统状态:

安装传感器监测排屑流量、电机电流和温度,实现预警。

3.定期维护计划:

制定月度检查清单(包括管路通畅性、螺旋杆磨损、润滑状态等)。

四、紧急处理建议

短期应急:若系统完全堵塞且急需恢复生产,可暂时拆除堵塞段管路,人工清理后恢复运行(需确保安全)。

长期改进:联系供应商评估是否需要升级管路材质(如耐磨聚氨酯管)或螺旋杆规格(加大直径或螺距)。

通过系统性排查和针对性优化,可显著降低排屑系统故障率,保障车间连续生产。如问题复杂,建议联系专业排屑设备服务商进行深度诊断。

645c5807d6f63.jpg


地址:烟台市福山区汇福街269号
电话:0535-8013558 传真:0535-8013559

全国服务热线

+ 0535-8013558